- 2024第三届《翰林院杯》全国书画大赛征
- 傅说圣人文化《傅说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大
- 北京翰林院,广东墨缘人
- 北京御翰林书画院潮汕分院方适谦副院长《春
- 首届2022书画艺术家《翰林美选》全国书
- 北京翰林书画院 芳黛书画院成立公告
- 2021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传承艺术家学
- 邀请函 | 永远跟党走-百位中国画名家学
- 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中国优秀书画家、精选
- 文化部《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委员会既《
- 2014年度中国书画家 500强名单
- 中国“红高粱杯”书画大赛(第二届)公告
- “恒嘉。御景豪庭杯”书画展评比名单
- 中国“红高粱杯”书画篆刻大赛获奖名单(首
- 2016中国百强书画家.入选名单公告
- 中国翰林院书画名家新马艺术交流暨翰墨国韵
- 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 文化展
- 中国“黄河杯”书画大赛公告
- 北京翰林书画院广东分院与泰国广东商会进行两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
- 北京翰林书画院广东分院陈礼川院长 9月16有幸被邀参加“第6
- 中国书画家艺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付小旗、何晓林主持
- 中国书画艺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刘重重会长发言
- 中国翰林书画院黑龙江省分院创作基地在哈尔滨市揭牌2015年
- 张红娜带队中欧八国艺术交流
- 两岸书画展览(王登武带队)
- 翰林院艺术家在马来西亚皇宫
- 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书画名家参加韩国ICAF大展及53回国际美
- 翰林院安徽分院活动现场
- 翰林院艺术家在马来西亚活动开幕现场
- 翰林院大爱新疆书画活动现场
- 大连庄河分院活动
- 张红娜带队在新加坡考察交流
- 张红娜带队受到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馆长欢迎并参观学习
- 王登武带队在台湾阿里山考察交流
- 王登武带队在台湾日月潭考察交流
- 河北省分院孔建超和书画家与天津武警大胡同武警官兵,战士,组织
- 翰林院参与美术馆发展与展览2013年
- 翰林院雄安挂牌仪式
- 赵宏明-院士
- 杨锐海-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郭铄根-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爱新觉罗焘壬-副院长
- 任怀胜-吉林省分院院长
- 高炜英-北方重彩石榴画院理事
- 佘克明-广东分院常务理事
- 陆顺大-宜兴顺大分院院长
- 蔡榕山-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袁建国-国学院副院长
- 姚卫国-书法院副院长
- 王焕来-院士
- 尤志恒-院士
- 吴登庆-北京翰林书画院院士
- 李旭峰-副院长
- 爱新觉罗铁城-副院长
- 陆顺大-副院长
- 宋晓青-院士
- 左劲松-副秘书长
- 王天顺-副院长
- 赵小平-理事
- 田博丰-院士
- 纪为忠-名誉院长
- 陈友芝-广东分院名誉顾问
- 巩加莹-书法院副院长
- 孟然-长三角分院院长
- 傅文林-顾问
- 张守义-北京分院副院长
- 王立宝-北京分院市场部总监
- 房怀礼-北京翰林书画院院士
吴海龙-翰林院教授
吴海龙,1965年12月出生于江苏宜兴,汉族。宜兴有天土,吴门出陶人。继陶瓷、紫砂已成国艺。一盈把握,诸子尽在一掬之间,上兑庄老之露、下泡儒佛之泉。禅意不看红尘事,一捧紫砂释天机。宜兴吴门,百年传承。吴氏陶艺历吴余清及吴门第五代传人吴海龙,早慧,幼随父习艺,自幼薰艺家风,承前启后,把吴氏绝艺发扬光大!早在1972年的时候,吴海龙即随父研究紫砂陶艺,50多年来虽有风风雨雨,坎坷曲折路程,但最终坚持至今,续父亲叮嘱:一以贯之传承并创新,作品均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吴家传统工艺和创新技法,突出其精湛的技艺,自成一体,独创吴氏重传统更重创新的风格。
吴海龙大师自幼乐于收藏,从家藏老壶中传承并创新,他设计的紫砂壶外形既尊重传统,又“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突出变化,外形既古雅时尚、又朴实自然。吴海龙秉承祖训,他的紫砂壶作品所用原材料是非常有讲究的,“泥”的优劣决定着紫砂壶的品味高低,好壶必是好泥成就,唯有好泥才会制作出双透气孔结构,吸水率高,透气性强,并且“色不艳、质不腻”的好壶,吴氏陶艺百年传承一个亘古不变的习惯是今天的作品已是沉腐几十年以上的老泥,致力潜于紫砂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艺海采撷,自此技艺精进。其作品寓意于壶,还魂于砂,严谨而不泥古,典雅也趣于天然。匠人需数十年方可成就,匠心需数百年传承而来,吴海龙大师,承百年技艺,创新式风格。他的紫砂作品多次荣获海内外国际性及国家级金奖,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纷纷收藏,被泰国亲王、英国王子、美国硅谷、海峡两岸等的文化艺术大家们大加赞赏,也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被带出国门走向世界,入选2017年哈萨克斯坦世博会,得到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学者的认可。紫砂壶虽小,汇聚的是百年匠心,千年文化。“吴氏金鼎”品牌也被载入诚信中国万里行,走出国门,声名享誉海内外,其紫砂壶工艺品极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吴海龙大师家风薰陶、上承下传,竭尽技艺;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吴海龙大师已近天命,紫砂艺术造诣炉火纯青、艺术上渐近"天爵"之境。他的作品在传承古典上推陈出新,在"光货"类型上外形精致、轮廓讲究,自然淳朴、简洁高雅;而在"花货"造型上师化自然,雕镂捏塑、手法丰富、带有典型的吴氏审美风格;在筋纹器造型上,筋囊纹理清晰、疏密得体,深浅自如;在提梁壶的造型上,风格高古、壶体与提梁,虚实对比分明,造型曲线流畅灵动,似流水有声、美人浣纱。虽吴海龙大师名扬远播,但他不为俗界声名所累。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
中阿经贸合作论坛艺术宣传大使、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