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第三届《翰林院杯》全国书画大赛征
- 傅说圣人文化《傅说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大
- 北京翰林院,广东墨缘人
- 北京御翰林书画院潮汕分院方适谦副院长《春
- 首届2022书画艺术家《翰林美选》全国书
- 北京翰林书画院 芳黛书画院成立公告
- 2021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传承艺术家学
- 邀请函 | 永远跟党走-百位中国画名家学
- 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中国优秀书画家、精选
- 文化部《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编辑委员会既《
- 2014年度中国书画家 500强名单
- 中国“红高粱杯”书画大赛(第二届)公告
- “恒嘉。御景豪庭杯”书画展评比名单
- 中国“红高粱杯”书画篆刻大赛获奖名单(首
- 2016中国百强书画家.入选名单公告
- 中国翰林院书画名家新马艺术交流暨翰墨国韵
- 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 文化展
- 中国“黄河杯”书画大赛公告
- 北京翰林书画院广东分院与泰国广东商会进行两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
- 北京翰林书画院广东分院陈礼川院长 9月16有幸被邀参加“第6
- 中国书画家艺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 付小旗、何晓林主持
- 中国书画艺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刘重重会长发言
- 中国翰林书画院黑龙江省分院创作基地在哈尔滨市揭牌2015年
- 张红娜带队中欧八国艺术交流
- 两岸书画展览(王登武带队)
- 翰林院艺术家在马来西亚皇宫
- 翰林院文化艺术中心书画名家参加韩国ICAF大展及53回国际美
- 翰林院安徽分院活动现场
- 翰林院艺术家在马来西亚活动开幕现场
- 翰林院大爱新疆书画活动现场
- 大连庄河分院活动
- 张红娜带队在新加坡考察交流
- 张红娜带队受到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馆长欢迎并参观学习
- 王登武带队在台湾阿里山考察交流
- 王登武带队在台湾日月潭考察交流
- 河北省分院孔建超和书画家与天津武警大胡同武警官兵,战士,组织
- 翰林院参与美术馆发展与展览2013年
- 翰林院雄安挂牌仪式
- 吴丁桂-院士
- 刘全-院士
- 常宝斌-苏州分院副院长
- 张儒田-副院长
- 李广涛-苏州分院院长
- 陈海平-西南分院副院长
- 胡万泉-西南分院副院长
- 姚子华-西南分院院长
- 陈少鹏-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赵宏明-院士
- 杨锐海-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郭铄根-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爱新觉罗焘壬-副院长
- 任怀胜-吉林省分院院长
- 高炜英-北方重彩石榴画院理事
- 佘克明-广东分院常务理事
- 陆顺大-宜兴顺大分院院长
- 蔡榕山-广东分院名誉院长
- 袁建国-国学院副院长
- 姚卫国-书法院副院长
- 王焕来-院士
- 尤志恒-院士
- 吴登庆-北京翰林书画院院士
- 李旭峰-副院长
- 爱新觉罗铁城-副院长
- 陆顺大-副院长
- 宋晓青-院士
- 左劲松-副秘书长
- 王天顺-副院长
- 赵小平-理事
王金阳,山水画院副院长
王金阳,北京翰林书画院 山水画院副院长
王金阳(笔名:王方)籍贯:河南安阳。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系。
主要作品《桂林山水》、《美丽太行山》、《辉煌之路》、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在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个人作品
多年研究周易文化和周易绘画。
代表作品
《桂林山水》、《美丽太行山》、《辉煌之路》
作品风格
[5] 王金阳(笔名:王方)兼擅工笔与写意,是他用传统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获奖。平凡中见伟岸、平和中显沧桑的功力是王金阳(笔名:王方)十几年边陲生活的展开,也是其对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独特
现为:
中国人民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会长
王金阳(笔名:王方)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快地掌握了中国画的表现规律,无论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诸种不同的技法,他运用得都很娴熟。这对于他的创作水平迅速地提高,无疑是个很有利的条件。然而,对于像王金阳这样的中年画家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功力的扎实和绘画语言的娴熟,毋宁说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摆得很正,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比较稳健所使然。
王金阳的艺术,不仅继承和延续人物画古往今来积极反映生活、追求艺术真善美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主导力量无论在题材的开拓上或是艺术形式技巧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人物访谈
王金阳: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源,而不是流,《讲话》鼓励我们走向生活、走向人民大众,有了这种感觉和创作激情,作品才能感动人,才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反映时代。这次参加采风活动的都是有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优秀作品在当代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里,他们又再次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条真理,那就是,艺术家永远不要离开火热的生活,不要脱离时代。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三贴近”,是对艺术的进一步诠释。翻开历史的画卷,从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真正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受到人们喜爱的,感动人的还是那些有真实生活感受的作品。此次采风必将鼓舞艺术家们回去后把感受融入到创作中去,创作出感人的、有深刻精神力量、有分量的好作品。
我们恰逢盛世,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各类展览和美术活动十分活跃,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当下美术创作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遗憾。尤其是大家公认的,在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中能够震撼人的、有分量的作品还不够,这一点艺术家们自身也都意识到了,这并非是因为我们的艺术家不投入、不认真对待,主要的原因还是出于生活的体验、感受不深,受到了浮躁之风的影响。
也因此而展开了不少话题,它留给我们今天的采风以及不久后即将展开的创作以怎样的经验和启示?
王金阳:组织各画种、各年龄阶段的代表性画家赴红色写生之旅,画家们的思想受到强烈冲击。踏上延安的土地后,美术家们感慨纷纷。亲历延安才知道,我们从书本里得知的史实远远不够,在这里,有太多的躲在历史深处的记忆未被唤醒,有太多的艺术题材等待开掘,有太多的被蕴藏的创作激情一触即发,似乎这里孕育着无尽的力量能随时牵引着画笔展开创作。这些感受无一不在印证着艺术家走进生活的必要性。事实上,采风的意义不仅限于创作素材的开发、创作题材的充实,有时甚至能“顿悟”出更为恰当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